①类型:湿法磨的生产能力比干法磨的高;棒磨的生产能力比球磨的高。
②直径和长度:大直径磨的生产能力高,且粉磨电耗低(因筒体重量与研磨体重量之比小,克服摩擦力所需之功少);长度过短,产物细度难以达到要求,长度过长,增加动力消耗,并产生较多的过粉磨现象。水泥工业管磨机的长径比多为3~6。
③衬板型式及排列方式:衬板带起研磨体的能力大时,磨机的生产能力较高;装分级衬板时,磨内研磨体作正向分级,有利于生产能力的提高;装沟槽衬板时,钢球可更好地发挥冲击研磨作用,磨机的生产能力较高。
④隔仓板及进出料装置:隔仓板篦孔形状、宽度和有效断面积合理,且与进、出料装置的结构适应时,磨机的生产能力高。
⑤转速:我国水泥工业管磨机的转速多为临界转速的76%左右。转速适当提高可提高生产能力,但粉磨电耗不会明显下降。转速过高,会引起磨体振动加剧,研磨体及衬板磨耗量增大,运转率下降,从而导致生产能力下降。
⑥通风:磨内通风良好、风速恰当时,磨机的生产能力高。
(2)物料的因素
①物料的硬变:硬度愈大,易磨性愈差,磨机的生产能力愈低。
②粒度:喂料粒度愈大,粉磨至要求细度的时间愈长,功耗愈多,磨机的生产能力愈低。
③水份:入磨物料的含水总量应在1.0%左右。水份高,磨机的生产能力下降;过高时,会引起“饱磨”,甚至使磨机无法运转。
④温度:入磨物料的温度高时,管磨机的生产能力下降;过高时,会发生“包球”现象”。
⑤产物细度:产物细度太细时,过粉磨现象加剧,磨机的生产能力显着降低。
(3)研磨体方面的因素
①研磨体的比重大,表面光滑且不粘料、不破裂、不变形时,磨机的生产能力高。
②球形和长圆柱形研磨体较立方形、圆盘形、圆锥形等研磨体的生产能力高。
③填充率:填充率在合理范围内,且装入的研磨体量可作有效工作时,填充率高则生产能力大。各仓的研磨体填充率呈递减方式分布时,对产量的提高有利。如呈递增方式分布时,对细度的提高有利。
④研磨体级配:级配(包括平均球径、最大球径、最小球径、钢球级数)合理时,磨机的产量明显较高。以合理的制度补球清仓时可使磨机的高产时间维持较久。
(4)喂料操作
喂料量适当且均匀稳定时,磨内保持着较恰当的球料比,磨机的生产能力高。
(5)粉磨方式
闭路粉磨比开路粉磨的生产能力高。同为闭路粉磨,配用高效选粉机比配用离心式和旋风式选粉机的生产能力高;循环负荷率等参数选择得合理比不够合理时的生产能力高。
(6)其它
①配磨机负荷控制装置可提高磨机的产量。
带预破碎设备磨机的产量比不带的高。
附:开路磨磨尾出料筛的改进
开路磨,因入磨物料水分偏高或连续阴雨、空气湿度过大等原因,出料回转筛时有糊筛现象发生,导致尾料中成品较多,工人劳动强度大,环境卫生差。以前解决的方法有两个:一是人工不停地敲打外壳,振动回转筛,使网眼畅通,此方法因时间长,无法长久实施,只是临时应急用一用;二是将叁五个不同直径的钢球投入筛中。钢球的荡动,减轻了糊筛,但时间一长,筛子损伤厉害,局部被磨薄,筛眼被磨大,严重时筛子上出现了一道一道的损痕,致使成品细度失控,甚至有大颗粒。如果是这样,只得停磨焊补,或重新更换筛网,对生产影响较大。
为此,对出料筛进行了改进,具体做法如下。用Φ12cm圆钢做两个比筛子半径小5cm的圆环,将其焊在筛子内部的两端;再用与筛子等长的Φ10cm圆钢连接两圆环,使之在筛腔内形成一个圆柱形;Φ10cm圆钢之间的距离为5cm,以不让钢球擦着筛网为宜。
这样,再有糊筛现象,将钢球投入后,钢球就在Φ10cm钢条上滚动,起到了振动作用,保证了正常出料,又不损坏筛网。经过一段时间运行,效果令人满意。
在每月例行检修时,应认真检查各焊点是否松动、脱落,如有,立即补焊;损伤过大的钢筋也要更换。